食药局发布2017年9月份谣言
在刚刚过去的9月,你是否听信过这些谣言:“‘糖精枣’致癌”“莲藕泡柠檬酸后致癌”“吃尖头西红柿可致癌”……食药谣言已经成为网络虚假信息的重灾区。这些谣言通常使用耸人听闻的夸张词汇,而且还不断变异死灰复燃,令人防不胜防。 1、出现致癌的“糖精枣” 较真鉴定:旧闻翻炒 网传视频来自2015年10月焦点访谈《大枣太甜需警惕》的节目,当时,节目中报道了海南“糖精枣”案件,不法商贩用糖精钠浸泡,使得酸涩的青冬枣变成甜枣,该案件被成功查办。而在去年和今年大枣上市的季节,这段视频重新被人翻出来传播,掐头去尾,也不介绍视频发生的时间和背景,让人误以为是“糖精枣”重出江湖。 2、面粉洗出了“胶” 较真鉴定:严重失实 一则“面粉洗出胶”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,视频中网友拿着用面粉洗出的面筋一本正经的说是“胶”,并“好心”提醒大家不要再买面粉了。其实,面粉水洗后得到的具有黏性、延伸性且不溶于水的东西就是面筋,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,也是我们平时吃面食感觉筋道的原因。 3、柠檬泡柠檬酸后致癌 较真鉴定:严重失实 藕不耐储存和运输,不可避免地被挤压、磕碰后,放时间长了就容易变黑,这是“酶促褐变”的结果。这是植物中天然的一种反应,并不会有害,只是影响了藕的颜值。而食品添加剂柠檬酸是安全可用的,它能防止“酶促褐变”,让果蔬不变黑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商贩使用工业级柠檬酸、或者用柠檬酸处理果蔬来以次充好,均是违规行为,应该加强打击。 4、吃尖头西红柿可致癌 较真鉴定:严重失实 在番茄种植过程中,有尖尖的番茄属于一种畸形果,还包括桃形、瘤形、疤果等等。畸形果是番茄种植环节常碰到的一种生理性病害,也是番茄种植过程中的一个难点,菜农们都需要尽量控制。番茄长尖头的影响因素很多,植物激素对番茄是否长尖尖并没有太大影响,而且很多西红柿的新品种本身就是尖头的。 5、吃苹果核中毒 较真鉴定:危言耸听 网传苹果果核含剧毒物质氢氰酸,食用后导致“果核中毒”。专家表示,苹果中的确有氰苷,但是氰苷危害不大,真正有剧毒的是其水解产物氢氰酸。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后含量很低,不会致命。另外氰苷在体内可以代谢清除掉,不存在蓄积性。吃水果不刻意去嚼果核里的种子,吃水果导致氰苷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。